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克利夫兰美食 > 正文

苏州“土特产”亟待深加工?苏州特产

类别:克利夫兰美食 日期:2012-12-7 10:19:23 人气: 来源:

  □望

  近日来,苏州东西山的杨梅尴尬,留在枝头怕雨打,采在篮里怕霉变,果农期待地产杨梅“冷链销售”新模式。

  (昨日苏州新闻网)

  地产杨梅出现的危机,不过是苏州土特产在销售中的一个极端例子,雨水一多,杨梅就难以保存,即便是勉强可以吃吃的也卖不出好价钱,这对果农来说实在是“伤不起”。像这样的“”实是无奈,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面对“泡汤”的优质杨梅,果农们已把眼光瞄准“冰库”保鲜技术,以延长保存时间来提升其价值,这无疑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苏州的优质“土特产”不少,但绝大多数还处于“自产自销、快产快销”的状态,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和技术保障,其附加值普遍难以大幅度提高。就拿太湖里的一些水产品来说,除了一部分供出口外,其余部分还仅仅是直供饭店和菜市场,至于可以精深加工的水产品极少,有的像装袋的鱼干之类的产品大多极为粗糙,没有精加工,这样的“土产”根本不可能打开更大的市场。至于像桂花香精一类产品的命运也基本上与杨梅一样,市场好多卖掉点,市场不好就只能等着烂掉。所以如何整合资源,探索新的产销模式,为农户寻找好的解决办法已经到了不容疏忽的地步。

  “土特产”之所谓“土”,就是因为它们要在市场上获得拓展还必须得到必要的技术支撑,还要进行深度加工。技术怎么来?光靠个体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大家抱成团,依靠合作社来一起打破这个发展“瓶颈”。谁有好的技术可以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团队”做大了,技术上去了,“土特产”的销售就会拥有更多的定价权,它们的真正优势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说到底,“土特产”最终能立足市场,靠的还是其品牌影响力,为什么现在那些有特产的地方最容易形成合作社,或建立更大的发展集团,原因就在于那里的农户想借助集体的力量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特产品牌。面对农户的需求,有关职能部门也应该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只有通过合力,苏州的“土特产”才会在品质上一个新的台阶,其市场前景才会变得更为广阔。

关键词:苏州特产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克利夫兰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