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克利夫兰天气 > 正文

苏州西郊灵岩山麓的小故事---木渎古镇2012年10月26日

类别:克利夫兰天气 日期:2012-10-26 9:30:22 人气: 来源:

  今天说说木渎古镇的历史讲讲小故事,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各地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史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以致“积木塞渎”。古镇木渎由此得名。

  三国时,木渎古镇已是三吴重镇。东晋时司空陆玩为陆逊,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木渎成为佛教胜地。宋代,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当时木渎已是苏州城西诸乡镇的中心。至明代,木渎为吴县六镇之一。清朝中叶,木渎已是吴中著名商埠。清人徐扬绘有一幅乾隆年间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图卷《盛世滋生图》,其中木渎部分竟占全卷的二分之一。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为这里的山水风光而倾倒。时为木渎区公所驻地。

  1949年4月解放后,为木渎区驻地。1950年8月划属苏州市郊区。1958年划归吴县,为县辖镇。

  发轫于吴越的历史文脉在江南为数众多的古镇中,历史如此悠久,又兼得山水之胜的,惟有木渎。近年来,木渎镇加大了古镇的力度,先后投入1.2亿元,修葺了古街、古桥、古河道、古民居,又修复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私家园林。去年,木渎古镇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今年,游客接待量将达到35万人次。

  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早已化作渔樵闲话。如今,经过精心整治的古镇游览区,再现了木渎另一段繁华历史。木渎发轫于吴越,三国时胥江两岸形成集镇,北宋设木渎镇,发展至明清,木渎已成为苏州至太湖黄金水道上的最大商埠。镇内居民稠密,商贾云集,中市、下塘、山塘、东街等渐成市肆,其镇区格局一直保留至今。木渎的繁华闻名朝野,文人雅士、退休官员、商界巨富纷纷来木渎构筑私家花园,最盛时木渎的园林达30多处。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在木渎舍舟登岸。

  梳理了古镇的历史文脉,木渎的旅游开发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思。一是小桥流水人家、青砖粉墙黛瓦的历史风貌,二是以明清“园林之镇”的总揽全局,展示木渎的名人名园文化。于是,严家花园、榜眼府第、虹饮山房等园林,在短时间内相继修复,木渎旅游的特色日渐鲜明。

  山塘街一到灵岩全长806米的山塘街,原本为乾隆御道。乾隆下江南,经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御码头登岸,在虹饮山房游园、看戏、品茶、吟诗,直到夜色,沿山塘御道前往灵岩山行宫。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具有“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清末,小隐园部分为“刺绣皇后”沈寿故居。

  山塘街也是木渎古镇()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据木渎旅游发展实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菊坤介绍,继去年完成山塘街西段的整治以后,今明两年还将投资1亿多元整治山塘街东段,以及古镇区和灵岩山的结合部,拆除严重影响古镇风貌的障碍建筑,恢复山塘御道的历史风貌,完善和修复清代状元毕沅的灵岩山馆、诗人张永夫纪念馆等。届时,真山真水和园林古镇浑然一体,游客沿山塘街一西行,便可抵达灵岩山麓。这样的游览格局,在江南古镇中独此一家。

关键词:苏州故事
0
0
0
0
0
0
0
0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克利夫兰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