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现代艺术博物馆推出 Send Me SFMOMA 短信项目,与分享和探讨该博物馆近3.5万件馆藏作品,只需打开手机,编辑“send me X”格式的短信至指定号码,即可收到相关藏品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发送内容可以是文本或表情。Send Me SFMOMA 项目被看作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创意方式与分享博物馆收藏,不仅提高了博物馆馆藏的透明度,也鼓励对藏品进行进一步探索和讨论。
该短信项目引起普遍关注的原因不在于其技术,换句话说,这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互动方式,在技术实现上也并没有太度,国内的博物馆也完全可以开发类似项目。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发现,其背后真正的难点在于对藏品的研究,需要博物馆人对藏品的不同属性、不同角度以及背后隐藏的故事等进行关键词或表情提取,并整理入库。如果对藏品的研究不够深入,很容易产生错误匹配,或者无法达到的探索需求。
数字化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近年来国内很多博物馆都开始重视藏品数字化建设,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实体藏品的利用次数和损耗、损坏概率。当前国内藏品的数字化建设基本还停留在对藏品基本信息的数字化形成过程,向的也仅仅是一些藏品的基本信息和图片资源,其实,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也应该让通过数字化展示和互动,探寻藏品的真正来源和其背后故事。
我国于2014年1月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同年,文化部也首次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对全国的美术馆藏品进行信息采集,实现藏品信息的数字化。但由于各馆藏品数量基数较大,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只是采集了藏品的基本信息和图片信息,因此,即使这些数字化资源向,人们能够查到的信息也极为有限。对藏品更感兴趣的还是其背后故事,这需要研究人员对藏品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梳理。藏品和文物普查如果在未来能将每件藏品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背后故事、社会价值等均形成数字化资源并对外,方能满足的文化需求,为将来开展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奠定基础。
国外博物馆对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向的例子很多,如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宣布已完成对馆藏伦勃朗版画作品的数字化处理,可在博物馆网站浏览作品图片。自2011年起,谷歌与世界各地博物馆合作,建立Google Art Project数字博物馆,将世界各地博物馆及其藏品通过网络带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可看到藏品的图片、名称、作者及类别等简要信息。然而对藏品更深入的研究信息,其实大部分也并未对展示,这可能涉及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藏品的研究暂未形成完整的研究资料,二是工作人员尚未对研究资料信息整理成网络数字化展示格式——藏品数量庞大,研究资料的信息整理困难重重,还无法通过网络向公开。数字化的过程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其简要信息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只是藏品数字化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已。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有一款应用设备Art Lens,当用此设备拍摄博物馆中的某幅绘画作品时,Art Lens会识别出该幅作品,同时还会在屏幕上生成对作品的分析,如构图、色彩、作品背景、艺术家背景等。观众可以用手点击这些分布在屏幕上的信息提示,从而打开相关提示下的更多内容。这款应用设备的亮点在于通过它拍照识别作品,可自动生成作品分析,这些作品的分析信息才是观众最想获取的内容。但在现阶段,很多博物馆还无法完整地提供藏品的分析信息,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数字化资源转换。归根结底,是博物馆对藏品的研究还未到位,无法向观众呈现藏品的背后故事。如何让了解每件藏品所隐藏的研究信息及背后故事,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互动形式公开于众,我国博物馆仍任重而道远。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