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筷? 为什么中国跟人打招呼时喜欢问:“您吃了吗? 为什么劳动时要高唱劳动? 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来年的财运,在婚姻的缔结中,最初的步骤是交换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并且找算命先生算两个人的“命”是否符合...这都是生活最自然而然的状态,如果穷根向底,却有许多学问,这种学问就是民俗。它悄然支配着我们: 指导规范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仪礼貌、待人接物...那么,究竟什么是民俗呢?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一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都是来源于此。最有意义的是,民俗文化中,潜移默化地继承了黄老之道最本质的养生,千百年来,血脉相传。
《经》始终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强调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着力于从养生学角度从事生命的思考,从而观察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和保养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存有的文化医疗方法。关心的不是个体外在生理形式的病痛与灾难,而是从的终极关怀,扩充到人的主体生命在天地运行秩序中的对应之道。这种医疗观念,从人类生理的自然与本能中,领生命存有的形上作用。以心灵层面调试来与保养机体的正常运作。琴、棋、书、画就是祖先陶冶情操、颐养人性的突出代表,是社会人生养生健身之大本,是情志养生的一种辅助方法。其特点是发挥人的最高能量,达到开发智慧、气质、、全功能的目的。人如果缺少心灵的功夫,遇事心态失掉平衡,七情六欲随之而起。贪、嗔、痴、爱、喜、怒、哀、思、悲、恐、惊,是心灵之大敌,再加上人不可的离别的自然规律,重者致心灵于死地。哀大莫过于心死。所以说,治病先去心病,心灵没有病死不了人,心病不去神医难治。因此三分医药七分养。养,即是心灵修复。即要修心,业通心源之理。
琴棋书画琴为首。琴,是以听觉诉诸人们的感官,并让所有情怀之内涵带到自身无限情怀之中,让优美的琴音,去抒发内心深处的感伤,以此来代替粗犷的呐贼,内在的抒发更能促进体内血液及经脉的循环,从而更好地保持人体的养生效果。让自己对潜能的信心去恢复自身的免疫抗体,达到身体的永久健康。
琴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弹弦乐器,因它常与瑟一起演奏,故常琴琴并称。琴瑟之音,即指音色优美动听的乐曲,若从广义上讲,就是指音乐。音乐,可以欣赏,可以自娱,包括唱歌与演奏乐曲。欣赏音乐可以使人情绪改变,而弹按或唱歌则不仅可以调节情志恰养,还可直接宜泄情绪。音乐可以表达思想感情,抒发内心情怀,可以引起人的共鸣。《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神,积中面英华发外”。所以,养生的音乐,只能是文明健康、美妙动听而感人的音乐。消极颓废的音乐则非养生所宜。《吕氏春秋。孟春纪》:“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乐记》中说:“音乐者,流通血脉,动荡,以和正心也”。音乐通过调节情志,使人欢悦,故而令脉道通畅,气血调达。古人认为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微、羽五音,分别与五脏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官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 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 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 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说明音乐确能起到和血脉,调五脏功能的作用。吹、拉、弹、拨各种不同的乐器,可以心、手并用,既舒发情感,也活动肢体,而且,手指的活动还可以健脑益智。在音乐旋律的境界中,舒展身体,轻歌曼舞,使人情动形动,畅情志而动筋骨,从而达到动形健身的目的。
棋能让人情志。《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得一以生。”使人长寿,守一使人不昏。人能守一,方能脑降甘露,润洒清泉。《内经。上古天真论》:“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守神,肌肉若一”,“以传。心领神会”的养之法,这是至高无上的心灵疗法。
我国棋类有很多,如围棋、象棋、军棋,雅俗共赏,变化万千,趣味无穷。弈棋之时,,意守棋局,皆消,神情有弛有张。古人就有“善弈者长寿”之说,弈棋不仅是紧张激烈的智力竞赛,更是有利身心、延年益寿的娱乐活动。其养生机理主要有:
1.养性益智。下棋是一种静中有动、外静内动的活动,需要凝神静气、全神贯注,神凝则心气平静,专注则全消。而棋局的变化,可以锻炼人的应变能力,既是一种休息、消遣,也是一种益智养性的活动。
2.锻炼思维。下棋是一种有兴趣有意义的脑力活动,棋盘上瞬息万变的形势,要求对弈者全力以赴,开动脑筋,以应不测,两军对垒,这是智力的角逐,行兵布阵,是思维的较量。经常下棋,能锻炼思维,保持智力聪慧不衰。
3.身心舒畅。与棋友会棋,磋商技艺,能增进朋友之间的往来,待别是中老年人,下棋做为一种活动,也可使人愉快,有所寄托,使身心舒畅。
当然,不适度的棋艺活动反而于身心健康。例如,饭后不宜立即弈棋; 下棋时间不宜过长; 不要情绪波动: 不要挑灯夜战等。
书法可调节心态,使情绪稳定,使心魔去除。狂喜之时,习书能凝神静气,集中: 之时,能抑郁肝火,心平气和: 优悲之时,能做胸中之郁,愉悦: 过思之时,能转移情绪,抒发情感; 惊恐之时,能神态安稳,宁神定志。可见,书法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说书法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古今书法家多长寿,如久负盛名的颜、柳、欧、赵四大家,其中三位都年逾古稀。颜线岁,明代书法家文征明寿至89岁,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寿至92 岁,现代书法家孙墨佛寿至100 岁,舒同93岁,苏局仙110岁,董寿平94岁。书法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形为神之宅”。形体的养护在于动,动以养形。
执笔时,指实、掌虚、腕平的姿势: 书写中悬腕、悬肘,不断前落后顾、左撇右栋、上折下弯的运动,不但调节了手臂的肌肉和神经,而且使指、臂、肩、背、腰、腿部也得到运动,而这种运动是舒级的、非剧烈的: 是适度的,非超常的。书法体现的这种适度运动,贯穿了“摇筋骨、动肢节”的导引内涵。“神为形主”,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主张:“养静为摄生首务”。静以养神,养神则保形。习书法时全神贯注,人的思想纯静、恬谈、少欲,不被事物所扰动,在追名逐利的风潮面前,甘于清贫,恪守寂寞,使体内平衡,人体内的稳定状态,廷缓细胞的周期,体内气血在最低限度内变化,代谢相对缓慢。书法能养神,养神能练意,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使一切全抛之九霄云外,这种心的投人,其作用不亚于练、打太极拳。书法,形神共养,使书者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
见素抱朴是养生的至高境界。一幅美好的画,能使人情志。中国书画源远流长,闲情逸趣,可、陶冶情操。历来书画高手多长寿,足以为所属目。
古往今来,我国许多名人和艺术家,都“以书为乐”“以画为寄”,他们深知书画养生之奥秘。书画家长寿,是人的心理、生理、审美、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书画大家们在挥毫泼墨、书画的时候,思想高度集中,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当心情和思想都融人创作的意境中,对身边发生的各种琐事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身心不为尘俗利欲所扰,从而达到轻松安适、超凡的境界。
宋代著名词人秦观曾患肠胃病,久治不愈。好友高仲特地带来一幅珍藏的山水名画给他看,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作的《辋川图》。高仲说:“你经常看这幅画,病很快就会好的。”秦观半信半疑,便让家人挂于卧室,每日细细观赏。每当他看到这幅山清水秀的辋川别墅图时,就仿佛离开了病榻,进入了那迷人的面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森林中的婉转鸟鸣,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好不豁达。经过十日的“画中游”,秦观食改增加。肠胃病逐渐好了。当代书画大师潘天寿说: “人品是画品的决定因素,只有人的品质高了,画品才能提高。相反,画品低,人品也高不了。”近代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一生对松树情有独钟,在他留下的基墨迹中,对松树的赞美举不胜举。垂暮之年,老人在厅堂悬挂了一幅自己早年的墨室,“种柳观生意。栽松养太和。”郑板桥晚年也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他们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追求平淡、不慕浮华的平和。
普通百姓虽然没有办法和书面大师相比较,但是在工作之余饭后、闲眼之时安下心来,或平气地去临摹书法、描绘丹青,或把玩收藏一件自己心仪的藏品,使心灵得到净化,让思想得到,倒也悠然,其乐无穷。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祭莫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社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中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节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 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日,所以又称“元朔”。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东厨司命社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神而受到。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面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被称为“灶王奶奶”。在省带,年年夏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从二十二这天一忙到三十。三十晚上还要熬夜,叫做“守岁”。这个风俗,跟灶王奶奶有关系。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人们还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贴门神、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等”“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站“白虎大吉等等。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皮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有大门门神街门门神、屋门门神等。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茶、郁垒的名字面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面。以上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请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 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才有了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条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人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依烈。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崇”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 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如今此风俗演化为手机短信。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二三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神。所谓五,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头神诞展。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头。”又说:“今之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日“抢头”,称“接财神”。五祀即条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头”,即五祀中之得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官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日今曰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贏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 子”。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睛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公元685-762 年) 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 间,高150 尺,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人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2006年被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大节日还有: 清明、端午、中秋,它们与春节一起,明确成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四大节日背后蕴函的四季神明,是中华民族不可制舍的悠久的传统。对大自然的深切眷恋,即给人们以欣欣向上的心理。
笑既是良好情绪的反应,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古人有训:“寿向乐中求”。能笑者健康,能乐者长寿。幽默疗法在中国古代就不乏其例。
清朝一名八府巡按患了抑郁症,久治无效,后经人介绍到扬州府兴化县名医赵海仙处诊治。赵大夫切脉后沉默不语,巡按大人再三追问,赵才慢吞吞地回答道:“依老朽之见,大人之疾,乃月经不调也。”巡按听罢,不禁哈哈大笑,连说“庸医,庸医”,然后拂袖而去。此后,这位巡按大人逢人谈及此事都要大笑、一番,在一次次大笑中,他的病竟不药而愈了。
重视生命的价值,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确立了生命平等的原则。《》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面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从道而生,道对有生畜养育之恩,却不展功而占有,傲视,宰制,因此,“莫不尊道而贵德”,在中和谐共处,它们是平等的。庄子更是一位主张平等、物我平等的思想家,《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与我为一”的名言,该篇还说:“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谲怪,道通为一。”这里说明,如果从道的高度来看待世界,看待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其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都可通而为一,这也就是所谓“以道观之,物无”(《庄子 · 秋水》)。从老庄到,其中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把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以自然之大道作为终极追求,既重视现实的形体生命,以生为贵,又主张回归自然,保持生命的,由此获得生命的与超越。这也是生命关怀的重点之所在。
林语堂说得好:“中国人得势时都信儒教,不遇时都信,各自悠游林下,寄托山水,怡养性情去了。中国文学,除了御用的廊庙文学,都是得力于幽默派的思想。廊庙文学,都是假文学。就是经世之学,狭义言之,也算不得文学。所以真有性灵的文学,人人最深之吟咏诗文,都是归返自然,属于幽默派,派。派的。中国若没有文学,中国若果真只有不幽默的道统,中国诗文不知要枯燥到如何,中国人灵,不知要到如何”(《林语堂自传》)。
◎ 中国道医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文化及养生文化为己任,使道医文化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减少人类疾病,提高健康水准。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