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梦见掉头发从历史来看,15、16世纪,欧洲启蒙主义所提倡的人文或人文主义,是指对人性、人的和人的价值的重视,以及强调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质,其重点是个人的发展,以与中世纪对人的压抑相抗衡。在资本主义初兴时期,人们曾经对贸易带来的个性解放和充满期待,以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笨重体力劳动和贫困后,人类可以得到解放和的空间;与此同时发生的,是热情奔放的浪漫主义的勃兴。但是,与原来的期待相反,人类却陷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两极急遽分化的世界,无休止地追求发展成为存在本身的唯一意义。对人性的代替了早期资本主义对人性解放的许诺。过度的物化造成了人的异化,也就是对人性的窒息与泯没。
中国对于“人文”的提出,最早见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纹理,迹象,规律)这里的人文强调的是如何将人类社会“化育”(化解培育)为一个与天地相协调的“天下”,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是个人的发展,而是对人性“坏”的方面加以和约束。如孟子所说,“人之异于者几希”,自然人性中包含着许多。因此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的目的是止于其所当止,以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已经看到启蒙主义带来的危机。美国学者欧文·白璧德参照中国的人文提出:人若真正是人,便不能循着一般的“我”来扩张活动,而要以自律的功夫使这一般的“我”认识“轻重、本末”。他认为:“孔子是优于许多人文主义者的优秀的人文主义者。”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中庸”、“自律”等实际上已成为他所提倡的新人文主义的基本支柱。
新人文主义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的“可持续性文明”。它强调普遍和自然而不只是私有产权;强调全球合作而不是单边主义的;强调共同体中的互相依赖而不只是个体的绝对自主。新人文抽象观,而有责任的深度,将责任和义务观念引入的概念之中,出与义务的内在联系。新人文所追求的不是扩大范围而是扩大人类的互相理解,它努力纠正第一次启蒙所错误提倡的“物质主义”以及无的进步论(直线的、急速的、无限的求新)和绝对化了的个人主义,目标是将人性从物质主义的中解放出来,成就新的人性。
如果说,18世纪的启蒙以“解放”、追求世界普遍性为中心,那么,21世纪新人文主义所提倡的,则是尊重他者,尊重差别,提倡多元文化互补,特别是东文化互补。正如里夫金在《欧洲梦》中所说,贯穿在今天的两大潮流,一是在一个日益物质化的世界里,寻找某种更高的个人的渴望;二是在一个逐渐疏离、冷淡的社会里,寻找某种共同意识的需求。他认为,这是欧洲和中国的有识之士所共同追求的。为了共存于一个日益联系紧密的世界,人类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在这点上,中国和欧洲会找到更多、更深层的共通之处,这共通之处就是2l世纪的新人文的重塑。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