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力量、。习同志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物质文明和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掌握习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了《习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本书内容,摘自习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六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批示、贺信等七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八个专题,共计三百六十一段论述。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意愿、情感,培育正确的判断和责任,提高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尊、守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我想强调一下建设问题。梁启超说:“国之见重于人也,亦不视其国土之大小,人口之众寡,而视其国民之品格。”如果我们国内社会公德的事情比比皆是,触及底线的事情不断发生,一些人到了国外不遵守公共秩序,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还怎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啊?所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
建设,重要的是要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意愿、情感,培育正确的判断和责任,提高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我们的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如中国古代就有崇、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其中就有很多具有价值的内容。我们要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创新性发展,教育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尊、守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让十三亿人的每一都成为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的问题。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
——《严格执法,司法》(2014年1月7日),《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22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性,那、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性就会被釜底抽薪。
要理直气壮继承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规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也受到国际社会推崇和称赞。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现在,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也表明了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去年到山东考察调研,去了曲阜,在那儿我说过,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和规范,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就是说,我们既不要片面地讲厚古薄今,又不要片面地讲厚今薄古,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当身,故不以物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比如,在坚守底线方面,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君子忧道不忧贫”,要恪守“”,做到“俯仰无愧”。再比如,在树立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要“止于至善”,有社会责任感,追求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兼善天下”、“利济”、“修身齐家平天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君子、成圣贤。我们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资源,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水平,提升人们境界。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精髓,大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重民本、守诚信、崇、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尊、守,追求的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要修德,加强,注重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养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理政提供有益,也可以为建设提供有益。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在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线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7页
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判断力和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尊、守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线日),《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年版,第135页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规范,有崇、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和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线日),《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承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德、职业、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时代新风。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局工作的报告》(2014年10月20日)
法律是成文的,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的作用,实现法律和相辅相成、和德治相得益彰。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2014年10月23日),《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85页
一方面,是法律的基础,只有那些合乎、具有深厚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另一方面,法律是的保障,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风尚。要注意把一些基本规范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作用、确保底线,推动全社会素质提升。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2014年10月23日),《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85页
发挥好的作用,必须以、强化对文化的支撑作用。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为人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不知耻者,无所不为。”没有,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社会基础。在推进依国过程中,必须大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水平,为依国创造良文。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2014年10月23日),《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86页
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中华传统美德,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
——对全国模范表彰活动作出的批示(2015年10月),《》2015年10月14日
要加强思想,自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家庭美德。要艰苦奋斗,不安逸,不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
要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领导干部明、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要大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老实、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引导特别是领导干部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术、“潜规则”等庸俗的文化,不断培厚良好生态的土壤。
要深入实施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风尚,争做社会主义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者。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生的第一粒扣子,迈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积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对先人传承下来的规范,我们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我们的先人们有大量人们向上向善的警句名言,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有益思想观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以坚守中国人的价值观,保持干事的风骨。要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来明、辨、知,自觉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陈翔刘美含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