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史地所教授邹逸麟逝世享年86岁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20-12-14 8:18:32 人气: 来源:

  6月19日,中国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逝世,享年86岁。邹逸麟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曾任民盟第七届、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0年6月19日凌晨,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邹逸麟因病逝世,享年86岁。

  1956年,邹逸麟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从1957年初随谭其骧先生走进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项目组开始,邹逸麟在中国历史地理专业领域耕耘近六十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几乎参与了这一期间的所有大项目。在中,邹逸麟说道:“这些项目的特点,一是众人参与合作,二是历时数年乃至数十年;正是由于这种耗时费力的基础性的大型科研项目,才能使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成就得以令世界瞩目,才能使参与其间的研究人员如我,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从而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学者。”

  邹逸麟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是继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之后,的历史地理学科带头人,是第二代历史地理学者中影响最大的学者。

  在历史地理学领域耕耘六十余年,邹逸麟大部分时间都奉献在集体项目上,个人著述只有《千古黄河》、《从青龙镇到上海港》等不多几种,退休后出版了个人文集《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椿庐史地论稿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集结了数十年学术研究论文共150多篇。2016年,邹先生总结自己为学六十年的,将其归纳为:两本地图集,三种工具书,四本专业教材。两本地图集即《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图”)、《中华人民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大地图集”);三种工具书是《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历史地理条目;专业教材有《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除了学术研究,邹逸麟在1994年加入民盟,曾任民盟第七届、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此外,还是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7年邹逸麟在第十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提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给予抢救性拨款支持《中华人民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出版”的提案。起因是1981年国务院领导正式批准编纂出版《国家地图集》重大工程的启动,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学术工程,二十五年后,五部地图中的四部已经完成,唯独历史地图集迟迟未能出版。全国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百余位专家,花了二十余年时间通力协作完成后,却因财力支持严重不足,无法出版,其中编委会多位主编、副主编先后谢世,唯一的侯仁之教授也已九十有五,编委任继愈、刘弼也都年逾九十,其中的工作也大多为古稀老人了。这个提案呈递后,中央领导作了批示,财政部门立刻拨款,该提案还被民盟中央评为优秀提案。

  2008年退休后,邹逸麟偶尔去学校做关于江南文化的。学术方面还有几个大任务,除了前几年完成的《清史·地理志》,还有《中国运河志》的编写工作。

  被问及是否会有新项目,邹逸麟回答道:“学问是做不完的,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任务,我们这代人就做到这里了,好坏自有人评说,也不可能一代人就做得很完美。我就是把谭先生的东西接过来,交给下一代,把这个学科发展下去,希望后来的学者能够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拓展出去,使历史地理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为世界变迁研究作出贡献。”

  对于年轻的学者,邹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搞学问,第一不能太功利。工作来了,首先考虑它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有好处干,没好处不干,这是不行的。对待学问,只要你真正下功夫,就必有。电影《佳人》末尾,郝思嘉想起她父亲对她说的一句话:土地是永远不会你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认为做学问也是这样,用心做一定会有的,学问也是不会你的。第二,搞学问一定要有兴趣,不要凑热闹。总是跟风,流行什么做什么,这是不行的。年轻人如果能孜孜不倦地研究一个东西,最后他一定是有的。”带金字旁的女孩名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克利夫兰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