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涛通讯员戴斌
“两古一湖”是当代扬州的城市“母体”、文化源流和家园。近年来,随着古城工程不断推进和旅游功能的完善提升,古城的旅游日趋成熟,成为我市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市旅游局统计表明,2014年古城的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个园和何园三大核心景区接待游客增幅高于全省同等级景区平均水平。其中:“双东”接待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3.2%;个园接待155.4万人次,同比增长32.7%,增幅位列全省4封闭景区第1位;何园接待80.2万人次,同比增长22%,列第2位。精品文化主题酒店长乐客栈、个园青年旅舍周末和节假日出租率达80%以上。
旅游品质的提升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让古城旅游炙手可热,根据小长假和黄金周的问卷调查统计,游客对扬州古城的满意度达95%以上。
记者了解到,围绕古城的品牌创建和品质提升,我市还将实施四大工程。
加强文脉梳理和文化解读,把扬州城在各个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和系统展示,比如增加盐商文化、运河文化及古巷文化的展示。此外,要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增加地方文化的活态展示。比如在东关古渡增加展示当年漕运码头风貌的动态表演、增加东关街沿线老字号商铺工艺技艺的展示等;在南河下开展小型演艺,再现当年商贾云集、客似云来的繁华场景。
优化业态结构和公共服务,按照打造“城市中央休闲区”的目标,进一步调整现有的商业业态,增加文化休闲业态比重,尤其是夜间的休闲体验项目,如“千秋粉黛”夜间演艺剧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皮五书场”及酒吧、咖啡馆、清吧等休闲场所,形成主题化的休闲集聚区。在南河下要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完善导引导览标识系统,以方便散客休闲游览。
引导原住民参与旅游经营,让游客感受到扬州真实的生活气息。发动居民利用自有房屋开办民居客栈,目前南河下的民居客栈建设已初见成效,要扩大原住民的参与度,建设集聚化、片区化的民居客栈群。
加大整体营销力度,整合广陵区、名城公司及个园、何园等景区的营销力量,进行古城旅游的整体形象推广,凸显“文化休闲、城市度假”的主题定位;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合理编排线,推出“1+X”的复合型、多元化的旅游线产品,有机串接起古城东关、南河下等多个片区。一条核心主游线,以方便第一次来扬游客通过主轴线游览古城的核心风貌和文化,若干条主题分线,如盐商古宅游、私家园林游、古巷游、美食小吃游等,方便游客按照自己的喜好游览;通过设置多元的旅游咨询服务点、打造旅游网络平台来方便游客及时获取所需的旅游信息。来源扬州网-扬州日报)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