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上将视察部队
1985年,萧克从军事学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时,一个新的全军最高学府已在酝酿之中。受命负责筹建工作的就是当时刚刚离开副总参谋长岗位的张震。
说起来,张震与军事院校教学工作有很深的渊源。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震就曾经在当时的最高军事学府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工作、生活了15年。时隔半个多世纪,张震还能清晰记得1951年南京军事学院成立授旗时的情景:院长肃然起立,整理军容,健步走到庄严的军旗前面,右膝跪地,双手捧起军旗,亲吻下角,然后起身立正,地接过军旗。
当时与张震同时学习的共52名,都是军职以上干部,1955年授衔时,共有5人获授上将军衔,包括张震在内的22人获授中将军衔,其余全是少将。算起来,这该是我军军事教育史上军衔最高的一个系了。1957年年中,张震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随后留在学校,干了5年副院长,7年院长,直到1969年初,军事学院在“”中被撤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军委考虑将当时的军事学院、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国防大学。1985年5月4日组成国防大学筹建领导小组,张震被任命为组长。当年12月24日,军委颁布命令,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这一天,后来成了国防大学的成立纪念日。1986年1月15日,隆重召开了国防大学成立大会,张震地向军旗行礼,然后将军旗高高举起,接续了他在60年代末中断的高等军事教育事业。
在张震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时候,我和他在工作上有了接触。没想到,在他担任国防大学校长后,还会主动找到我,将我聘为国防大学第一位兼职教授。我也没想到,我这个国防大学的兼职教授从那时起一直干到今天。
开门办学,是国防大学吸纳优秀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办法。张震提出,教研人员应该“博、精、短、活”。师资班的建立,充分显示了张震培养教研人员的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国防大学筹建工作开始不到半个月,张震就提出,应当从当年暑期军队工程技术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军政素质优秀、愿意献身教育事业而且外语较好的,将他们培养成国防大学的教员。当时就确定了要从15所军队工程技术院校选调80名具有学士学位的,先到初、中级指挥院校各学习半年,主要学习本级军事课程,然后到部队基层代职半年,再到国防大学学习两年,取得军事学士学位。经过这样几进几出,他们还要再到部队军师机关代职后,才正式充实到国防大学的教学队伍中。
1988年7月,第一批师资班完成了培训计划。这些教员进入教学一线后,很多人很快担任了战略、战役等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成为国防大学的教学。1993年9月21日,解放军报以《尉官教将官,新秀挑大梁——国防大学一批跨世纪青年教官脱颖而出》为题,介绍了这些师资班的情况。张震对这些师资班非常器重,曾经颁布一条硬性:他们中的任何人都不能调离教研工作岗位。
才能重教。张震在国防大学,既重视教研人员的培养,又给予教研人员很高的尊重。1986年9月10日,国防大学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上,张震等校领导提出要和老教研人员合影留念。机关在排座次的时候,把校领导排在前排就座,教研人员排到后排站着。张震看到后立即提出,教研人员常年站在上,现在过教师节了,应该请他们坐下来。于是就留下了一张教研人员戴红花坐着,而校领导站在后面甘当绿叶的感人照片。从那以后,这成了国防大学每年教师节合影的不成文规矩。
我被聘为兼职教授后,有时到国防大学讲课,张震不但亲自主持,而且坐在课堂上自始至终仔细听课,让我深受。虽然我是教授,但在这位经历过长期战火和有着丰富军队工作经验的老面前,我还是深深感到,他更像个善于鼓励人引导人的老师。
1992年,张震离开国防大学的工作岗位,担任军委副。此后,我和他有了更多的接触。他性格豪爽,酒量很大,有时候和他一起聚餐,我们既想上前敬酒,又怕上前敬酒,因为他常常会“罚”我们喝酒,不但要“罚”,还要按年龄差来“罚”。他是红军长征时期的老,是1955年的开国中将,而我1955年的时候还没穿上军装,按年龄差来罚酒,岂有不醉之理。但有一次,他却主动向我敬酒了。1996年1月,我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之后不久,我去看望他,他不仅备酒欢迎我,而且向我主动端起酒杯:“光楷同志,祝贺你升任副总参谋长,希望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工作顺利,创造出优秀成绩!”说着,张震举起杯,将满满的一杯酒一饮而尽。(原文发表于2012年。作者简介: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大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