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洛阳师范学院历经百年风雨,从100多年前办学规模只有最初几十名学生的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到累计为社会培养15万名毕业生、在校学生3万名、科研实力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的本科院校,堪称河南高等教育的一个和缩影。
“进入新时代,洛阳师范学院牢固确立‘精心营造教师摇篮’的办学思想,强化学校顶层设计,开展教育大讨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加快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师范大学,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显著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校党委王洪彬说。
“你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正如你的整个世界/也坐在某个教室里……”2019年1月26日上午,一群刚刚三尺的师范毕业生重回母校,共同重温读书期间的晨诵内容——《做一个幸福教师》。这个富有仪式感的环节,是“我们回家”——大地明师班毕业生返校日活动的开场。
“大地明师班”是由洛阳师范学院与中国教师报、中小学课改名校联合共建,旨在为师范生岗前培训提供思想和技术援助,培养一批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的梦想之师、之师、责任之师,成就一批指向田野和知行合一的明日之师、明白之师、明亮之师。这是洛阳师范学院继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学名师培养创新实验区、教师教育“2+1+1”人才培养实验班之后,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上的又一大创举。
目前,已毕业的第一届大地明师班42名就业于山西运城国际学校、郑州中方园学校、洛阳东方外国语学校等20余所省内外中小学,均服务于基础教育一线,深受用人单位喜爱,部分已经成为教学、中层管理岗位。
美育工作是洛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的又一大特色和亮点。学校通过构建美育体系、丰富馆藏文化、加强课程建设、搭建美育活动平台等多项措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成立有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根在河洛”洛阳档案史料展览馆、中国三彩艺术馆、中国石画艺术馆等特色馆藏,并常年向学生,成为学生美育教育的有效载体。设有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对美育工作的教学与研究,取得丰硕。自国家艺术基金设立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共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1个,连续5年立项数量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在国家级展演、展览中累计获近百项,其中入选五年一届国家美展近20人次,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同类高校第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职能。百余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始终坚守教育强国初心,师范梦见大海涨潮特色,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中心地位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通过“一体两翼”“2+X”等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2018年11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深度、听课看课、察看教学设施等多种形式,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把脉会诊”。专家组组长李志义教授用有活力、有品位、有温度、有颜值、有潜力的“五有”大学给予了学校高度评价,这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成绩的高度肯定。
2018年,洛阳师范学院杜燕红教授主持的《乡村幼儿园“天地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研究》荣获第八届国家级教学二等,实现了学校国家级教学历史性突破。
与此同时,晋银峰教授主持申报的《小学全科教师教育虚拟仿线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洛阳师范学院是教育学类别中河南省唯一一所入选高校。
5月,第三届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暨第八届金画眉大学生电影节在信阳闭幕,由洛阳师范学院“95后”学生拍摄的影视短片《回家的》,一举斩获“最佳剧本”。
7月,中国高校科盟成立大会在召开,联盟由27所高校组成,洛阳师范学院是我省唯一签约高校。
8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举行。洛阳师范学院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成为全国唯一获得该项的师范本科院校。
近年来,洛阳师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和学科引领战略,实施差异发展和错位竞争,着力打造特色学科,发展新兴学科,重视应用学科,科研和学科建设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全面实施人事、科研制度,不断优化科研激励机制,凝聚研究方向,高层次研究层出不穷,学术水平进入全球排行,应用型研究遍地开花,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文化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产业联盟来凤栖梧,智慧旅游、枣科学、精准扶贫、河洛文化研究蜚声内外。
自2016年以来,学校连续入选ESI数据库排行榜,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旅游管理学科获批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创新联盟各1个;现有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
中原文化精深,对播独具优势,河南不缺翻译人才,缺的是文化翻译人才。为更好地河南文化,服务河南发展。2018年3月,河南省“一带一”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在洛阳师范学院成立,努力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语言服务翻译人才创新研究高地。
为讲好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洛阳故事,洛阳师范学院发挥优势主动担当,在前期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理论研讨、政策服务等各项工作基础上,2017年专门成立大运河研究院,设立专项研究基金,组成跨学科专家团队,鼓励大家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自2018年以来,洛阳师范学院还先后在洛承办两届“大运河文化论坛”,在京召开“大运河文化()研讨会”,在《人民政协报》等组织刊发相关研究文章,将隋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国家“大运河建设”布局。
小学全科教师“洛阳模式”全省推广。2016年,洛阳师范学院在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决定自当年开始至2020年,以单独招生的形式,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向服务”的原则,每年为洛阳乡村偏远地区的小学培养150名小学教师,以解决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瓶颈。2017年全省在专科小学全科招生中推行了“洛阳模式”,如今已经成为农村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经济带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节点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从国家层面支持华文学校及华文教育的主要国家。2018年4月,洛阳师范学院正式获批在马来西亚设立马来西亚海外分校“河洛学院”,首批招生的两个专业是小学教育及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已进入正式培养阶段。
今年5月,洛阳师范学院与美国阿克伦大学合作举办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审批立项。这是该校中外合作办学继音乐学项目获批招生后,在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上的又一突破。
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实施办学战略,对外拓展新天地。学校先后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卡罗理工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韩国培材大学等院校合作办学,开展本专科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教师访学、科学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签署20余项对外合作协议。
2014年6月,洛阳师范学院创建了枣科学研究应用中心,赵旭升作为该中心首任主任,带领团队开始了对枣树品种选育、种质资源、枣树抗病、枣深加工全产业链等研究。近年来,由赵旭升教授带领的枣科学志愿服务团队通过设计育种,选育适合新疆和田等寒冷地区种植的新郑灰枣,指导农户在沙地种植灰枣,并定期奔赴新疆进行技术指导,助力部农民增收。
去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洛阳师范学院枣科学志愿服务团队作为志愿服务扶贫项目入选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
说起与新疆结缘,还得从2011年说起,当年洛阳师范学院在新疆招生时,了解到哈密地区师资力量匮乏,就决定开展援疆支教。截至目前,学校共计派出16批1218名师范专业大学生和80名教师进行支教。
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支援新疆的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的教育援疆不是“动作”,而是他们的“自选动作”。学校一直在不断完善教育援疆工作,稳步扩大支教援疆规模,加大哈密地区基础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深化与哈密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对流。
在此基础上,洛阳师范学院还实施援疆“硕果工程”,打出“科技援疆+教育援疆+旅游援疆+文化产业援疆+生态援疆”的“组合拳”。
九年如一日,洛阳师范学院以师范生支教方式开展的教育援疆项目实现了多方共赢:既增加了新疆教师数量,促进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也提高了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能吃苦、不怕苦的宝贵品质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情感。
校长梁留科表示说:“下一步,洛阳师范学院将继续突出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写好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师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