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8日,由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和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8年年会”在沪举行。
高校智库创办以来,在目标定位、资源整合、机制创新、评价激励等方面形成了很多研究,为中央和地方决策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长李卫红看来,未来高校智库建设要继续党管智库,引导高校智库聚焦党和国家的咨政建言;智库协同联动,形成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包容,“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打造国际一流高校智库。
复旦大学党委焦扬认为,高校智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发挥高校理论研究优势、高校人才集聚优势以及高校对外交流优势,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重大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高水平的高校智库要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提出,在信息文明时代,中国拥抱新技术,坚守经济全球化中的民生导向,为世界提供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破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新原则、新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
相通是“一带一”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内容。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表示,5年来,中国与“一带一”沿线国家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有效提升了沿线国家对于“一带一”建设的理解和认同。未来“一带一”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沿线国家的文化差异,做好“相通”的特色项目,推动建好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编织立体合作网络。高校智库要立足于自身优势特色学科,促进多学科间的协作发展,鼓励学者扎根实践、取长补短,对风险进行预警的潜在性研究。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论化和概念化的解读,是高校智库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认为,新型国际关系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提倡国际关系化,目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国际社会合作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作为高校智库,首先要以全人类视野深入挖掘和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探索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真正具有人类共同价值和意义的思想。其次要积极高校智库的学术优势、知识优势与思想优势,在全球语境中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需求,与时俱进,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智库的价值。上海市发展和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阮青表示,长三角是我国对内对外的关键枢纽,肩负着对内带动部地区发展、对外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双重任务,必须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吕雉的情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应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配合“一带一”建设、长江经济带、大湾区战略协同发展,实现区域共生共建共赢共享。高校智库要服务于地方发展需要,切实瞄准重大问题和需求,不断更新治理。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高校智库需突出问题意识,需求牵引。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魏尚进认为,中国以自身发展为例,强调只有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好资源优化配置,继续加深的广度和深度,有效管控金融风险,才能国家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
“五年规划”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文化、社会变革有着巨大的影响,也是中国故事的重要亮点之一。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诸大建认为,“五年规划”是中国治理的具体体现,党的领导是中国故事成功的秘诀;以作为战略导向,重视协商,以的约束性和市场的引导性为规划指标,引导“五年规划”制,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资本。新型高校智库学者应内外兼修,对外能用国际通用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对内则能用国际上通用的优质文化来提升中国发展质量。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