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小暑的习俗有哪些?晒书晾衣食新米吃伏面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9-7-9 5:55:27 人气: 来源:

  小暑,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05°即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时节,地下冷气上升,天上热气下降,寒热相搏。热盛则燥、寒盛则湿,这是大自然的寒流与热流相乘、相侮的表现。

  一候,温风至 温风是热风,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

  二候,蟋蟀居壁 后五日,蟋蟀生而还在穴中,不能出穴飞,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

  小暑时节,南北各地都流行晒物。这是因为江淮流域的梅雨季即将结束,而华北、东北等地区则开始进入多雨季节,趁着小暑前后晴天多、气温高,就要赶快将书籍经卷和久不曾穿的衣服拿到太阳底下烘晒,以除螨、祛霉味,还能防止书籍受潮、生蠹虫。

  小暑过后品尝新米。古代食物匮乏,温饱不易,所以对于粮食的收获十分看重。古人在小暑之后,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先做成饭食以供祭祀五谷之神和祖先,感激其丰产,再是自家人食用,也会趁机品尝一下新酿好的美酒。国民党八大金刚

  《全唐文》:“月戒正阳,候当小暑,乃挻重出轻之日,是恤刑议狱之辰,有罪者速就勘穷,薄罚者画时疏决,用符时令,勿纵滞淹。”

  古人以暑月天气闷热,正是休养的好时候,所以对于各种案件诉讼都要求尽快裁定解决,以免积压过多,给官员和相关人等都带来不便。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小暑这一天,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关键词:民俗有哪些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克利夫兰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