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推进红色文化的社会治理作用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21-3-18 16:01:04 人气: 来源:

  当前,文化主义、文化消费主义及片面理解红色文化等问题,阻碍了红色文化教育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我们通过强化研究、宣传和引导,使红色文化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同步,使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理想、风貌、价值规范等为社会广泛认同和认可,进而实现红色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与作用。红色文化的社会治理维度既能达到一种人民认同与认可的目的,又能影响人民生活方式。推进红色文化的社会治理作用,要在红色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其时代化、普及化、生活化及通俗化。五行缺木的女孩名字

  与时俱进,推进红色文化的时代化。红色文化的时代化是指红色文化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理论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使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时代,推进红色文化的时代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指导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红色文化的内涵上,红色文化的时代化首先表现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即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表现为集体英雄主义、先进个人模范及职业和大众素养等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作用,彰显了红色文化的人民性色彩;最后表现为红色文化的国际视野,以世界眼光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推动红色文化的国际化。在红色文化的形式上,红色文化也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视,推进了红色文化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等的研究宣传力度;对红色文化景点、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产品等红色文化产业的建设推进了红色文化在大众中的和影响;以充满人文关怀、富有时代特色的模式使红色文化的逐步为“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式引导。此外,在红色文化的时代化过程中,民间团体、民间组织及大众的力量与作用更加突出,方式的多样化、时代化水平越来越明显,为红色文化的时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普遍推广,推进红色文化的普及化。红色文化的普及化是指红色文化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和推广,普遍为人民群众接受与认可并对人民群众发挥有力的影响作用。红色文化的普及化,不能简单从“普及”的角度进行评价,更要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文化普及的意义。只有将红色文化真正运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接受和支持,实现红色文化的普及化。

  以不同途径对不同阶层、群体、职业、文化层次和不同社会活动场所的人们进行不同方式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使红色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遍和推广。第一,将红色文化为一定的制度形态和公共政策,并采取有效手段这些制度和政策的有序高效运行,使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对红色文化制度与政策的认同,最终在生活实践中以实际行动积极配合红色文化制度与政策的执行。第二,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实现红色文化的产业化是红色文化的首选途径之一。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氛围,以出版红色小说、播映红色影视、传唱红色戏曲、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景点、开展红色旅游等“红色文化热”,实现红色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推进红色文化普及化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第三,拓展红色文化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和电视、、等传统媒介,搭建红色文化普及的多种平台,尤其是打造“接地气”的红色文化宣传平台,在全社会营造处处有红色文化、处处学红色文化、处处行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红色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度。

  融入生活,推进红色文化的生活化。红色文化的生活化是指红色文化更广泛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指导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践行为的准则,使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生活特色。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和引领生活是红色文化的特质。红色文化并非包治百病的药方,其虽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但可以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提供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红色文化只有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才能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实现对人民生活的引领作用。

  红色文化的生活化,就是将红色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首先,要摆脱对红色文化空洞、脱离现实的宣传教育模式,改为结合人民群众的接受和生活习惯,以此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要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偏远地区、文化层次水平较低的群体的宣传教育,让红色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其次,要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丰富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文化接受能力的提高,对红色文化思想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两者的统一,将红色文化与人民群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相融合,是红色文化生活化的重要目标。再次,要革新红色文化语言表现形式,使红色文化的语言更加生活化和鲜活化。“知识化”“理论化”“化”的语言有其科学性、真,而“口语化”“乡土化”“鲜活化”的生活化语言则易于被人们接受。革新红色文化语言表现形式,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喜欢听、易理解的生活语言表达红色文化,是推进红色文化生活化的有效方式。

  通俗易懂,推进红色文化的通俗化。红色文化的通俗化是指红色文化应以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话语和行为,从而使人民群众易于和乐于接受,使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通俗特色。“通俗化的目的在于消除人们接受理论的障碍,增强理论对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红色文化只有被人民群众接受与认可,才能体现其存在和发展的最大价值。就此而言,通俗化是红色文化能够被人民群众接受的关键。

  推进红色文化的通俗化,要求红色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将描写人民生产生活、表现人民状态、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要求红色文化要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在坚守红色文化内涵和理论品格的前提下,结合人民群众的思维接受习惯,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生动语言、简字及鲜活故事等阐释红色文化的相关理论问题。以人民群众熟悉的、喜欢的身边人物和事例宣传红色文化的精髓,使红色文化听起来简洁明白、看起来通俗易懂、读起来亲切感人,最大化发挥红色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但要注意的是,推进红色文化通俗化并不等于将其庸俗化,不能为了一味迎合大众而让意蕴深厚、品格高洁、理想坚定的红色文化裹上庸脂俗粉的外衣。因此,在发挥红色文化社会治理作用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好通俗化与庸俗化的界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克利夫兰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