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林玲(化名)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山东济南人,2015年7月她被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国内大医院的医生其手术,但手术后的治疗结果未知,未婚的林玲脸上可能会留下一个永久性疤痕,于是她想到了赴海外求医。
在一家跨境医疗机构的帮助下,林玲来到美国肿瘤专科医院安德森癌症中心就医,在这里,医生确认她只需经过化疗便可控制病情。就医期间,医疗机构安排其住宿、挂号与看病事宜。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林玲的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
像林玲一样通过跨境医疗服务平台麻省医疗国际赴海外就医的患者为数不少。在为国内患者提供哈佛大学附属医院远程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医护培训等服务的同时,麻省医疗国际正在为许多国内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服务。
跨境医疗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患者尤其是高收入人群的选择。2016年7月发布的《中国高净值人群跨境医疗健康》显示,2015年我国跨境医疗的市场规模为89亿元,2020年跨境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581亿元,年预期增长率可达50%。
事实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癌症治疗的新药物、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仍有不小的差距。据悉,美国癌症5年率是中国的3倍,中国的癌症医疗水平与美国约有5-10年的差距。
这也是近年来不少患者选择去海外就医的重要原因,而这一数字从2011年的3%变成了2014年的40%,目前仍在攀升。
然而出国看病准备过程相当繁琐,涉及相当多的专业知识,仅以一张医疗签证为例,要求提交目的地医院的邀请函和预计医疗费用,这就需要提前联系医院提交病历资料评估,且患者出国后的衣食住行、语言沟通等也需要帮助。
同时,一些中介机构存在不规范、门槛高、流程繁琐等问题,出国看病被不少人诟病。针对以上种种问题,一个可信赖的跨境医疗机构就成为患者们的刚需。
2015年,吴功雄博士在美国创立麻省国际医疗国际,并落地了一家诊所,之后他回到中国,开展跨境医疗服务。
成立公司之前,吴博士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是神经损伤与修复、肿瘤、心血管系疾病国际专家。他先后获得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并担任哈佛大学副教授一职。
公司成立以后,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找患者。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患者在医院,而医院系统很难切入,吴功雄认为,要想进入医院就要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于是团队通过培训医生与医院内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医院需要的是好医生,他们有充足的培训经费,我们可以将医生介绍到国外参加高端培训,并给他们带来优质的医疗资源。”吴功雄称。
随着交流的深入,团队与医院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患肿瘤等重症病人对接国际专家,必要的时候转诊,初步形成了培训加会诊、转诊的基本业务模式。
作为中间方,麻省医疗国际为两边提供针对性服务: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医疗相关服务,包括第二医疗意见、海外治疗服务和执行健康检查等;另一方面是服务于美国医疗学术中心的继续教育项目,提供培训服务和满足研究需求。
目前麻省医疗国际的业务主要有三大板块,包括医疗服务平台、治疗机构以及正加快布局的产品研发平台。其中医疗服务的病种60%—70%为肿瘤,患者端的服务成为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不同于轻量级的服务平台,吴功雄打算深入到医疗环节中,通过团队的医疗基因与优势,自建高端肿瘤诊所。在他看来,诊所既可以提高信任度,同时又能成为一个入口。
“未来我们希望不需要做跨境医疗,而是直接把国外的优质资源引进来,并且随着中外医学发展差距的缩小,也可以把中国的医疗资源输出到国外。”吴功雄表示,从2017年开始,公司开始将医疗资源对接的区域拓展到全球。
在他看来,麻省医疗国际的优势在于团队是医疗出身,而且从美国哈佛出发进行跨境资源对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简单的转诊中介模式则容易被复制,而平台与自建诊所相结合的模式有较高的壁垒,自建诊所可以深入到医疗环节中,将国外优质资源引入,真正产生治疗价值。
目前麻省医疗国际诊所拥有20多名全职医生,同时还有来自国内外的兼职医生,手术需要可以随时进行会诊。
吴功雄博士介绍,麻省医疗的团队在中国已经和数千家医院有过合作,建立深度合作的超过300家,落地了5家高端肿瘤诊所(美国1家,中国4家),与美国医疗联盟签约,成功对接了麻省总医院、梅奥诊所、克利夫兰诊所、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十几家国际知名医院。
在跨境医疗领域,既有盛诺一家、携康长荣、厚朴、春雨国际、就医160、好大夫在线等从国内业务发展到跨境服务的公司,也有梅奥国际、麻省医疗国际等“由外而内”的企业,随着消费升级,跨境医疗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复星同浩资本是麻省医疗国际的B轮投资方,其创始合伙人刘琦开表示,选择麻省医疗国际正是因为全球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体化、平台化时机到来,之间医疗服务能力的差异需要资源匹配,国内医患关系的矛盾也需要借助国际资源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和前夫同居的日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