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塑造了民族品格。
2、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性 : 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一代一代中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它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也是一种文化。
3、民俗文化活动的地方性 :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民俗文化活动的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
5、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 :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民俗文化活动的实用性 :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愉快。
推荐于2019-10-28知道答主回答量:488采纳率:2%帮助的人:14.9万关注展开全部
中国2113饮食民俗的特点,一般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5261是由饮食事项4102本身内在的属性所显示出来的;一是饮1653食事项在时间、空间及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综而言之,它一般具有人类共通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中性等特点。
是饮食是维持人的生命的基本前提,是人们恢复体力、补充营养、增进健康的生理需要。不论时代——采集经济时代、渔猎经济时代、畜牧经济时代、农耕经济时代或是大机器工业生产时代;不论年龄段——从出生到死亡,任何人都必须饮食,都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饮食的。
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过程中,一些民族化的饮食习俗逐渐为他民族所接受并为国际化的习俗,成为人类共有的民俗事项。如汉朝时对游牧民族“羌煮貊炙”食法的接受;如分餐制逐渐以其科学性而取代集餐制;如牛奶因其营养性而逐渐得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认可。
民俗文化却在层次和地域上占着绝对优势。它首先是民族集体创造与集体传承,其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再生产、交易的经济文化,以及人生仪礼和民间艺术的文化。若进行比较,历史文化(例如陵寝、、)是过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却是活的文化,既是传统,又活在民间。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决定的。传统的民俗文化有许多事象正它们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功能,但能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它们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推荐于2017-09-22知道大有可为答主回答量:1.9万采纳率:66%帮助的人:6000万关注展开全部中国是一个多2113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5261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4102特征主要有1653以下表现:
任何一种民俗无疑是一种文化,称之为民俗文化。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塑造了民族品格。没有人类群体就没有民俗文化,所以说民俗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民俗的集体性可理解为:首先,任何一种民俗,都产生于特定的群体,如某个特定地域或某个民族。其次,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集体中。再次,在流传中由集体不断补充、加工、完善。也就是说,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一个人创造或的一种民俗形式,没有的认可或积极推行,它决不会长久地延续下去,即使勉强地下来,也不会有其广泛性。生活在某个民俗文化圈内的每个人都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民俗文化的被与熏陶者。
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一代一代中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它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也是一种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就是和规范,使立足于当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民俗文化传承着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认同感的生动和富于人性的社会化。这是一种自觉的传承,且具有原生态的特性,因此更具亲和力。
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总之,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出浓烈的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民俗的变异性,一般说来有3种情况:一种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一种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再一种是旧俗的。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各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形态。中华文化以包容着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到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文化层面的接纳,民俗文化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极度深远。汉族民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民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民俗影响。因此,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形式极为丰富。
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愉快。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俗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教的根本特征之一。当然,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心里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若问清羽
推荐于2017-10-09知道小有建树答主回答量:837采纳率:0%帮助的人:387万关注展开全部2113(一)历 史 性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1653民族统一国家。它的文化也是个复合整体。其中有为文人学者所阐释的历史文化大传统,也有诸多为各地各民族传承和践行的文化小传统。中国历史文化大传统和民俗文化小传统在几千年里密切互动和互补,形成一个多元一体,内容丰富的动态平衡体系,民俗就是这一体系中的一部分,到底怎样全面认识民俗?
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虽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物质的或的),但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民俗的最本质特点,是在群体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而成,即顾颉刚先生所说的由“垒层的”方式所造成,而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某一民族或群体的民俗突然改变或突然消失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么是因为民族邦国战争,某一民族或群体突然被,战胜者战败者改变自己的民俗或;要么是不可的自然灾害使某个民族或群体骤然,该民族或群体的民俗也就因此湮没无闻了。一些古代“失落了的文明”,如南方创造了良渚文化、北方创造了红山文化的民族或群体,可能就是这样的情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左右啊
2009-12-01知道大有可为答主回答量:2273采纳率:60%帮助的人:861万关注展开全部在进行民2113俗学学习和做民俗5261调查研究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民俗的特4102征。对于民俗特1653征的理解应当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方面是民俗事象本身内在的属性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叫做民俗的内部特征或内在特征;另一方面是民俗事象在时间、空间以及发展活动中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叫做民俗的外部特征或外在特征。这两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便构成了民俗的整个特征。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代传承。这
个特征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在没有产生现代民族之前,古代民族和比他们更古老的氏族、部族就已经有了本民族和本氏族、部落的特有习俗了。比如某氏族的图腾古俗与他氏族的图腾便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所的熊、虎、蜂、养麦等对象在人们的意识、心理、行为上所形成的各种深刻印记,都各具特点。
我国民俗,自古代民族形成以来就是多民族的民俗结构。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可以看到像 《匈奴列传》里所描述的古代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民族几乎完全相异的风俗习惯。经过古代民族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的民族共同体。像我国这样拥有56个民族的多族体,界上占很大比重,亚、非、拉美自不必说,就是欧洲也以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为特色。关于民族的概念、形成和特征,理论上虽不统一。但是多民族实体是存在的,它们对本族的民俗有绝对的制约性。
比如婚俗,我国东北满族的下茶、插车、坐帐;蒙古族的奶茶会,骑马迎娶时的男女双方答辩,女方老人的祝福赐装;朝鲜族的迎娶,男方到女方家 “接大桌”等等,都各有本民族的风情和惯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抢婚”、“偷亲”仪式,拦开、对歌跳舞;以及 “不落夫家”、“从妻居”、“试婚”等多种多样的习俗,也部各具民族特色。同样道理,我国各族
习俗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民俗也各有差异。民俗,总是受到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艺术、语言等文化传统的多方面制约,形成了民族民俗的特点。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必须重视民俗的民族性。如进行满俗的调查,就需要严格区分哪些是满族自身的,哪些是蒙、汉族习俗来的;同样,进行东北汉族民俗调查时,也要留心哪些是汉族祖先从山东、河南、东带来的中原风俗,哪些又是到关外后从满、蒙各族吸收来的风俗。这对于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探索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的和共同的道,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阶级的差异:民俗事象中所显示的阶级的差异,是民俗的 重要社会属性之一。对这个特征的理解,我们和形而上学的看法完全不同,在形而上学曲解了的阶级学说中,把阶级的对立原则绝对化,以为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习俗,敌对阶级只能有绝然对立的风俗。这种认识显然不符合民俗传承的规律,它不是从民俗发展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而是从阶级学说中简单化地臆造出来的。事实上,从人类社会有了民俗事象以来,就不是由不同阶级的集团来区分的,而是从整个民族文化积层世世代代传袭发展来的。在一个民族内部,各个阶级都要生育、结婚、死丧;都要有衣、食、住等消费习俗;也都要过传统的各种节日;也都要遵守本民族的传统;也都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游艺活动;也都流传着共通形式的口头传承。了解这一各个阶级的民俗共通性是很重要的。
但是,科学的民俗学只了解这一方面还不能民俗的阶级特征,还应当认真审视在共有的民俗惯制中,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差别,这尤其是重要的。这种阶级差别除了经济地位与手段的不同,民俗形式的繁简程度不同外,还有剥削阶级利用民俗被剥削者的对立性质。同样是饮食习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府举行螃蟹宴的饮食习俗与刘姥姥迸府馈送新鲜瓜菜的饮食习俗放到一起,形成了对比。豪门一席宴是农家一年的生计,这正好标志了消费习俗的阶级差别。《白毛女》中过大年的习俗是从黄家向杨家逼债展开的,黄家的年夜饭与杨白劳家用仅有的二斤面包饺子的差别,也正标志了两个阶级除夕习俗的差别。鲁迅在 《祝福》中写出了鲁四老爷家过旧历除夕的祝福习俗,对雇工祥林嫂过除夕的巨大压力,也标明了不同阶级过除夕习俗的差异从物质生活到生活,民俗所显示出的阶级差异是很鲜明的。
民俗的调查与研究仅仅着眼于整个民族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虽然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可以停留在此)。还应当了解在同一种类型的习俗中,各阶级甚至各阶层的差别,才能在比较分析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很明显,《红楼梦》中贾府贵妇人秦可卿的葬礼与佣人晴雯的出丧,同是丧葬习俗,却展现出两个对立阶级的极大差距来。在某些民俗调查材料中,往往只有笼统的记载,如某民族婚俗中宴席的规模,婚礼的繁缛程序等,只有一般的介绍,并没有标明阶级或阶层的差别,这是不科学的,是不足为据的。
全人类的共通性:这是民俗具备的十分厂泛而深刻的属性。各个民族的民俗,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许多相似相近的因素,也都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们往往具有人类共通的深
刻内容。比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如采集时期、渔猎时期、畜牧时期,相应地形成了原始采集,原始渔猎及原始畜牧的经济民俗,又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相应形成的新旧石器文化、陶器文化及青铜文化,都在人类民俗史的古老年代形成了许多人类共通的经济、文化传承。古老的原始,为人类共通的习俗奠定了基础,如对大自然的,对火的,从来就具有全人类的广泛性。不仅如此,即使是像婚姻、丧葬这样的习俗,也都具有全人类共通的特征。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是 生物人转向社会人的高社会化的发展结果;因此,人类世界 的各地方、各部落,从来都把结婚视为人生大礼。在婚礼习俗 中,祝吉祈福几乎成为全人类共通的意愿。丧葬是人类自然淘 汰的社会化发展结果,是全人类共通的处理死者的文明形式, 因此,把对死者的哀悼或对祖先的追念用一定的仪礼展现出 来,也同样是人类共通的意愿。人类的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惯制,也都形成了共通的特征。这种现象,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阶段所形成的相似、相近、相同的文化创造在民俗中的反映。
同时,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过程中,由民族化逐渐为国际化的民俗,成为人类共同的民俗事象,这儿乎是带有规律性的特征。比如火葬习俗,逐渐以其科学性取代土葬、水葬、等旧俗;文明婚礼逐渐以其进步性质荡涤旧式婚礼的繁缛与陈腐;各民族以其先进的饮食、衣着习俗丰富着人类的衣食,使之更加国际化与现代化。人类的交往,越来越趋向于习惯渡过全世界共同的节日科学的发展,在全人类范围内越来越快地革除那些的恶俗。人类共通的习俗惯例,在国际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深人的今天,必将不断形成现代化形式。这种全人类的共通性,在民俗的比较研究中,不仅十分醒目,而且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民俗事象在人类生活中,除去由它的内部显示出上述特征外,还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及其活动过程中显示出一些十分明显的外部特征。在时间上,民俗的特征是以历史时代的特色标志的,所以通常又叫做历史性特征;在空间上,民俗的特征是以地区特色标志的,所以通常又叫做地方性特征;民俗在其活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运动规律,又具有明显的世代传承及不断变化的特点,所以通常又把这些称做传承性和变异性特征。至于各种民俗事象的特点及复合多重特点也都是以上这些特点派生出来的。
这是民俗发展在时间上,或特定时代里显示出的外部特征。这个特征也可以叫做时代标志的特征。因为这种特征是在民俗发展的特定历史中构成,所以叫做历史性。以发式习俗而言,全蓄发、簪发为譬置于头顶,这是明代男发式;前顶剃光,后脑梳单辫,是清代男发式;分发、背发、平头、剃光,是辛亥后的男发式,直至今日,这便展示出几百年间发式的历史特征。同样,服饰习俗中的长衫、马褂、圆顶瓜皮小帽,正是旧中国一般商人、乡绅的男装,解放后迅速淘汰了。
在这里,历史的变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国汉族妇女缠足恶俗,所以延续那样久,主要是封建时期对妇女的主导思想和制度在漫长的年代里持续不变的原因。辛亥后,尽管了帝制,但是并未解放妇女,因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妇女缠足习俗仍很流行。直到全国解放,从根本上了妇女利益,才彻底废除了缠足恶俗。社会变革、人民解放、妇女翻身,成为缠足恶俗最终废止的历史依据。同样,日常仪礼中的叩头跪拜,打f请安,作揖拱手等礼节,都是旧时代的产物,随着新时代的变革,逐渐被鞠躬、握手等新礼节所取代。封建婚俗的六礼:问名、订盟、纳采、纳币、请期、迎娶,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几乎了我国古代婚姻制度长达数千年。它们十分典型地标志了婚俗的封建历史性。随着封建制度的,在新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文明婚礼与恋爱、自己作主结婚的新式婚俗,越来越多地取代了旧式婚俗,标志了新历史时期的特征。
在我国长期封建下,民俗的历史面貌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保守状态,这是就整个封建时代的面貌而言;但是,也 应当看到,即使是整个封建时期,由于改朝换代,民族交往, 生产发展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各个阶段也会显示出不同 的历史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尽管封建制度不变,但是,由于某些非前代、反前代的影响,各种习俗相应地都打上新的历史印记。像唐代服饰,经过了五代,到了北宋、南宋时代,便有了较大历史变化,基本上由宽肥趋于窄瘦了。
民俗考察与民俗研究不能忽视民俗的历史特征,绝不可以。上下几千年混为一谈,谈及古俗,均以周礼为准,而不顾若干历史阶段的差异,这对民俗学的科学研究无益。
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可以叫做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因为这个特征是在民俗的地域中形成并显示出来的。俗语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这种地方性特征的很好说明。民俗的地方性具有十分普遍萎的意义,无论哪一类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
比如食俗,我国民间常说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不大准确,但却大致反映出饮食习俗的地区特点。又如标志我国著名菜点特殊风味的食谱习俗,就具有十分清晰的地方差异性。京式菜点、广式菜点、川式菜点、闽式菜点、鲁菜系、沪菜系等等,各有优长,都是从地方饮食中发展起来的。再如城镇名食品的分布,像东来顺删羊肉;天津狗不理包子;粪沈阳老边家饺子,老那家坛肉;四平李连贵大饼熏肉;沟帮子熏鸡;海城馅饼等等,都以其特殊风味代表了地方饮食。同样,许多名牌产品也以地方性为标志,如贵州茅台镇的茅台名酒与山西汾阳县的汾酒,这种地方性十分鲜明。除食俗外,其他民俗事象也具有同样道理。像民间小搬运惯习,各地在挑、抬、顶、背、扛、抱、提、挎、搭、拉,推等方式上,分别有方式一、二种,甚至同是挑担,各地也各有不同,有的就连使用的小搬运工具也千差万别,各有特色。民俗常因地制宜,展现出特有的乡土气味。像东北农村的兀拉爬犁;中原农村的勒鞋和推车;的草鞋和扁担;西南山寨的赤脚和背篓;西北的皮靴和驮子等等;都是各地行旅的特殊标记。
民俗地方性特征的形成,是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有关,产竹地区与产木地区的扁担,自然形成竹、木两种类型。因此,从鸟瞰角度认识地方性,可以看到,大体上各地区形成的民俗事象,分别构成各种类型的同心圆,千千万万个民俗同心圆的分布与彼此交叉联系,便形成了若干有区分的民俗地域。像我国东北地区,几千年经济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大的同心圆,使它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华东等地区有很大民俗差异。在这个大地域中,又大致分布着许多小地域或更小地域的民俗同心圆,互有差异,直至最小的自然村落的差异为止。这种民俗特征标志着民俗事象依附于地方乡土的粘着性。所以,民俗调查与研究对此也不可以采取笼统的一概而论的态度,否则,从理论到实践会犯极大的错误。
正由于民俗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民俗志成为地方志或乡土志的重要内容。我国自古以来方志学的建立,正是密切联系了历代各地方民俗的搜集、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当前的县志编纂,也应当着眼于民俗的地方特色;把本乡本土的风俗习惯及其由来与发展认真地科学地记录下来,对研究民俗,促进当代移风易俗都有现实意义。在调查中,对本地固有 的风俗及外来户或外来影响的风俗也有比较科学的鉴别和区分。地方性特征无疑地是民俗的重要标志。
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个特征对民俗事象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应当说是一个主要特征,它具有普遍性。
民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相对稳定性。好的习俗以其合赢得广泛的承认,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陋俗也往往以其因袭保守的习惯传之后世,这种传袭与继承的活动特点正是民俗的传承性标志。比如岁时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三月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与踏青郊游;五月初五端阳节的莒蒲艾叶、赛龙舟及吃棕子、饮雄黄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除夕辞岁的年祭和吃团圆饭,都是传袭了千年以上的岁时习俗。不论各代各地有多少差异,标志该节日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却始终被承袭下来。又如我国自古以来就己完备的结婚习俗,包括它的繁杂程序及操办方式,也一直传袭了下来,不仅在整个封建时代不断因袭,甚至在现代,仍有不同程度的继承或沿用,给当代婚俗套上了较为沉重的封建婚俗的。丧葬习俗同样如此,那些充满了色彩的形式和手段,经过了几千年传至今日的城乡各地,仍在许多方面与科学文明抗衡。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民俗本身所具有的传承特征十分鲜明,即使民俗事象有了某些改变,往往也可以找到这种传承特点所显示的继承与发展的脉络。
民俗调查研究对这一特征不我和坐台女的那些事可等闲视之,传承性的标志,既可以使人们看到那些优良习俗的世代相承给人类社会的进步繁荣带来了积极影响,又可以使人们鉴别那些陋俗的代代因袭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或沉重的压力,民俗科学可以由此帮助人类找出移风易俗的新来。
民俗的传承性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极大的不平衡状态。在文化发展条件充分的民族、地区,这种传承性往往处于活跃状态,也就是在继承发展中显示了这种传承性;相反,在文化发展条件不充分,甚至文化发展处于停滞、落后的民族、地区,这种传承性往往也处于休眠状态,也就是以它固有的因袭保守形式显示了这种传承性。因此,城镇习俗的继承发展较为明显,偏僻村寨习俗的因循守旧异常突出。在当代民俗调查中,传统节日在城镇习俗中远不如村寨习俗更具有古朴色彩。这种不平衡状态在比较过程中,自然寻找出城市民俗与村落民俗的关系及其差异,因此,对传承性特征的认识,只能在民俗的发展过程中去获得,否则,必然出现形而上学的错误。
变异性是与传承性密切相联系、相适应的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特征。它同时又与历史性、地方性特征有千丝万缕联系,标志着民俗事象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流传所出现的种种变化。换句话说,民俗的传承性,绝不可以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各地照办,毫不走样,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因此,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是两个矛盾统一的特征,是民俗发展过程中的一对连体儿,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象。在长期的民俗学理论发展中,传承的特征被摆到主要,是对的;但是,相对地忽视了变异的特征,则是不对的。那些在民俗中访古考古寻觅遗留物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对发展人类文化,推陈出新无大补益;只有既研究其继承,又关注其发展变化,才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比如,从我国解放前的清明祭祖上坟,到解放后祭扫烈士墓,在清明节日传承中表现出许多变异;从清代满洲族的旗袍到现代服装的旗袍;从日本铁工人服到辛亥以来直至现在的我国中山装,同样在传承中表现了许多变异。从古代婚礼用五谷杂粮撒向新娘,做驱邪祝吉仪式,到当代用五彩纸屑撒向新娘以致庆贺,同样也可以看到古代、仪礼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轨迹。
这种变异性特征在民俗发展中,多少世纪以来大多是在自发状态下自然而然形成的。随着时代条件不同,地方生活不同,民族传统不同,在流传中变异各种民俗,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也应当看到,往往人为的有意识的,只要为人们广泛承认和接受,也可以形成民俗的变异。我国历史上运用手段采集民风、习俗的事例是很多的。像古代六朝时太原地区寒食节冷食习俗长达百日以上,造成疾病伤亡,危害严重,革除,改禁火三日。侗族山寨为革除旧婚俗六礼的繁缛奢费,曾于上个世纪中拟订乡约,刻石树碑,予以。我国多少世纪以来,汉族盛行的表亲 (近亲)婚,得不到革除,现在由新婚姻法下来,近亲配偶,用科学与法制反掉了恶俗。因此,不可把变异性的自发形成强调到绝对的程度。但是,也应当看到,人为的变异是有条件的,是从民俗中有意引导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前进方向和所向的,绝不可以把变异性理解为任何人都可以以个人意志改变习俗。我国历史己经证明,十年内乱时期,极左和、所推行的、砸烂所谓 四旧的政策,不但扫不掉旧习陋俗,反而把优良习俗也砍掉了,当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所提倡的风气,又恰恰助长了恶俗与不正之风的蔓延,非浅。那种不按民俗规律发展民俗、革除民俗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变异性是移风易俗最可运用的特征,只要认真探讨变异性的科学规律,积极推动旧俗向新俗的工作,推陈出新,删繁就简,便民俗中许多事象逐渐从落后变为进步,从变为文明。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革除旧习陋俗,这便是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认真对待建立当代实用民俗学的课题。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