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于2014年3月在开设,主讲教师为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鹤。面对2012年公共艺术成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计学下9个专业之一的新形势,该课程从公共艺术的跨学科特性出发,面对建筑、规划、工业、建筑工程、科学、自动化等专业同学开设,课时为32学时。2014年7月,课程获批为、南开大学互选课程,每届分别面对90名同学和近30名南开大学各专业同学授课。
课程教学目标基于DBAE理论制定,由四点组成:1审美——使学习者全面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及特征,提升审美水平。2艺术史:通过案例解读,使学习者掌握世界公共艺术经典名作和该领域最新进展。3设计:使学习者能够在跨学科背景下,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方法、要素和主题,并助益本专业学习。4:使学习者能够在跨学科背景下,掌握公共艺术个案分析或专题研究的正确方法。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基于类型学理论,分为八个模块讲授公共艺术相关知识:现成品复制、二维型、.构成型、能动型、景观型、实用型、幽默型和主题型公共艺术。八个模块内容各具特色,又组成包括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设计主题的有机整体。伴随课程进展还有方案设计训练A、B、C与论文写作训练A、B等专题模块,完成设计、表现、排版、选题和研究方法等能力的专项。
在教学评价方面,运用综合评价理论,允许学习者根据自身爱好、所长,任选公共艺术方案设计和公共艺术专题研究两种方式结课。学习者可以随时根据进度在课堂上通过PPT汇报方案或论文进展。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
作为课程建设的配套工程,主讲教师目前已出版《街头游击——公共艺术设计专辑》、《公共艺术创意设计》、《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界缘推移——、南开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公共艺术设计方案50例》、《装饰雕塑》等五部专用教材。充分满足学习者需求,获得广泛好评。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这门课程通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的一系列创新,瞄准了当前加快建设“体现当代艺术综合化、生活化趋势的艺术设计类课程”这一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急需课程的需求。特别是在如何通过更新颖,与工程专业结合更紧密的艺术课程提升工程专业大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关怀这一点上,“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的探索为国内同类院校提供了一定借鉴。经过实验,公共艺术设计是理工类高校艺术通识课程建设非常好的切入点,由于其自身具有高度跨学科特性,加之高水平理工类大学生较高的个人素质,并且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逻辑思维弥补自身在艺术学习中的不足,发挥自身优长,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领域的最新应用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高度综合性和跨学科特性,为当前综合类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使后者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适应时代变化,更好满足学生的需求。
经过前期建设,“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作为目前不多的在国内上线的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已经引起国内艺术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系列教材和教学论文获得多次引用。相关知识体系在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院校加以运用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课程团队以世界一流在线课程为建设目标,最终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软实力提升培养更具创新、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意识的全面发展人才。(编辑部:张亦弛)
网友评论 ()条 查看